|
别和健康有时差来源:和讯网 发布日期:2017-09-12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愉见财经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 本期文字 这两天身体有恙,本想周二的语音专栏停更一期,但想想舍不得这一周一次的相会。不如今天的“愉见财经”我们停说一次金融,而来说说健康。 先给大家爆我自己一个料:我现在把手机、钟表、车内、电脑等所有我能看得到的时间显示,都调成了关岛时间。如果北京 时间现在是21:00,那么关岛时间已经23:00点了。 这个诡异、孩子气、但对我自己很有效的方法,原委还要从前一阵子我去了趟新疆 霍尔果斯跨境人民币试点区的采访说起。 出差的那几天,我依然是白天采访晚上码字,也依然改不掉熬夜习惯,似乎非要到晚上八九点才有写作灵感,不到十一二点就刹不住车。于是,睡觉时间往往被拖延到子夜、凌晨,起床时间也被拖延到9、10点。 回头想想,这样的不良作息伴随自己已经多年,一年365天,能在12点前、甚至1的前睡的日子都几乎都屈指可数。再看看朋友圈,有时候午夜发公号看到的点赞评论之多,就证明,有晚睡坏习惯的人比比皆是。 你,我,还有他,究竟是什么要紧事,牢牢占据了每晚11点以后,本该属于胆经当令、骨髓造血的子时睡眠时光?(这还算轻度的,我知道有很多人甚至是一两点后才肯乖乖放下手机去睡的。) 问及原因,大部分人无非就说忙。还有事要做、还有方案要改、还有数据要查、还有班要加、还有电话要打、还有朋友圈要刷。如此而已。 开个小玩笑:你们不知道熬夜对手机很不好吗?还不去睡? 之所以说起在新疆采访的经历,是因为我惊讶地发现,虽然我还是恶习难改晚睡晚起,但由于地理经度不同(北京在东八区,新疆乌鲁木齐在东六区,霍尔果斯是西部口岸,估计在东五区了)的关系,仍用北京时间计时的新疆,太阳本就晚升晚落。于是,我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地,与自然晨昏与阴阳,反而达成了某种一致。 要知道,这种与太阳之气、与自然阴阳交替尽可能协调的作息状态,可是我这个拖延癌晚期患者,在过去好几年里好几次痛下决心,想通过各种提高效率、加强自律达成的目标,却又常常坚持不了几天就泡汤。可在新疆,我啥也没多想,就完成了。 不言自明。晚睡耗伤阳气,晚起压封阳气。在新疆的那几天,我能感觉到自己气色在变好。 身边之所以那么多人有都市病,比如寒湿体质(很多所谓“喝水都长胖”的人其实是湿气重、而不是真胖)、手脚冰凉,甚至越来越流行的抑郁、焦虑等精神亚健康,殊不知,扶正阳气都能帮上大忙。 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里说: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勿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……养长之道也。”电影《英国 病人》里男主角得了抑郁症,英国医生开的药方就是去有阳光的地方晒。 从新疆回来,我突然开窍了一件事:你,我,他的熬夜成习惯,其实不是因为忙—— 而是和自然规律出现了“时差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现在每天深更半夜那三小时做的那些事,平移到次日清晨三小时,即可。这样得到的,不止是更健康的作息,还有更清醒的脑袋。 精、气、神。 很多人问我,你是不是忙得没时间了。有次我静下来想了一想,发现,不是。没时间是假性的表象,比时间更稀缺的,其实是精力。精力不够了、集中度就不够了、效率就不够了、于是显得似乎是时间不够了。这可能是没过30岁的朋友们暂时还不能感受到的一种稀缺。 我认识很多40岁、45岁开外还能高效运转的企业高管,不少有雷打不动的一大早起来先跑步运动然后再开始工作的习惯。这就是典型的,用时间去换精力,一天精力充沛,而不是涣散。
所以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 不要再拿忙当借口,不要再拿事情还没做完当借口。 不要再拿忙当借口,不要再拿事情还没做完当借口。 不要再拿忙当借口,不要再拿事情还没做完当借口。 科学家说生物钟是28天就能拨乱反正的东西。我相信。 最后,我能理解:知易行难。其实我和你们一样,不能做到全然自律,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那么,我的新办法就是,既然我不能自觉“倒时差”,那就干脆“换时区”。 我现在活在关岛时间,我在关岛时间里依然没改掉熬夜的坏毛病,昨晚又弄到关岛时间的凌晨2点才睡。但是换算成北京时间,我进步了。原理就像我在新疆时一样。 |